2)第一百八十六回 阅兵(二)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在孟津举行大规模的“观兵”,同时宣布伐纣,要替天行道。此后,武王亲率大军,东渡孟津,与商朝军队决战于牧野,重挫殷纣王主力部队,奠定了周朝立国的基础。

  可以看出,“观兵”作为一种检阅部队、震慑敌人的军事手段,已经开始被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使用。而所谓的“观兵”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阅兵”。

  军事会议上,众多军官正襟危坐,王景弘一改过往随和的形象,表情冷峻,双目金光四射咄咄逼人:“弟兄们,这次阅兵是明帝国军队改革以后的第一次,也是检验军队改革成果的试金石,也许有人会说,检验军队改革成果的最有效方法不是在战场上吗?不错,战场是检验军队战斗力的最直接方法,失败的后果就是死亡,问题是,现在的明帝国要找到一个对手都难,更不要说势均力敌的对手,而且战争不是国家达到战略目的的唯一手段,同时也不是最有效的手段,因此,阅兵是另外一个检验军队改革成果的有效方法,严明的纪律,绝对服从命令,行动一致是每一支军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失去了这些,这支军队就是一支游兵散勇,就是一支草寇,不值一提。”

  王景弘:“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不是要进行讨论,也不是要制定阅兵计划,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务必使各级官兵们高度重视,理解这次阅兵的真正意义,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检阅,都清楚了吗?!”

  众人齐声回答:“清楚,坚决完成任务。”

  散会后,各合成营是一片忙碌,以前列队训练都是以各自单位进行,战士们高低不一,以这样的队列参加阅兵肯定不行,只有将高低相同的战士们集中组成方队重新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气势,才能显示出霸气。

  经过调整,各方队组合完毕马上投入训练,一个方队六十四人,刚好是八乘八的方阵,随着指挥官的口令,动作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看起来似模似样令人耳目一新,当方队做出刺杀动作,齐声大喊一个“杀”字时,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杀气喷薄而出,把兵营周围的飞禽走兽吓得亡命而逃……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