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回 阅兵(六)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位,不错,自己在大势的把握上,确实有高人一筹的地方,但在治国的才能方面多有不足,不但不如那些大郎侍郎,比之王景弘与马和更是不如(当然不如,开玩笑,那是多了几百年的见识啊),而自己的子孙里,到现在都没有发现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这也是朱棣常常苦恼的原因。

  朱棣:“王爱卿的意思是,帝制必将消失?消失之后又是那一种社会形式?”

  王景弘想了想:“帝制会不会消失我不敢肯定,但基于帝制的皇权一定会消失,由几千万人里脱颖而出的管理者,肯定比一百几十人里挑选出来的管理者更加优秀和合理,以其到时候被动接受,还不如现在就开始逐步将权力移交给政府和议会,说白了,就是将权力移交给人民,必须明白,社会向前发展,不可逆转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朱棣心里有点不甘:“我们家族打下来的江山就这样拱手相让?”

  王景弘:“应该是人民打下来的江山,只是皇上家族出的力最多,功劳最大,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牺牲和贡献,那有现在的明帝国。”

  听到这里,朱棣叹息一声,不得不承认王景弘的观点是对的,整个家族区区几十人,怎么可能打下一个万里江山。

  朱棣:“王爱卿所言极是,我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只是下一步怎么做才能做到平稳过度,说实在的,我对皇族里为了夺取皇位而进行的明争暗斗早就厌烦,如果能够一劳永逸解决这些问题,我没有意见,属于家族的江山本就没有永世。”

  掌声,王景弘意外的鼓掌,在两人交流过程中鼓掌极之罕见。

  王景弘:“皇上能够如此深明大义,是全国人民之福,同时也是皇上一族之福,想想秦归,正因为跳出了皇位之争,才最后修得正果,其他家族成员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朱棣:“你说服了我,但要怎么样实施还是没有头绪,不知王爱卿有没有好的建议?”

  王景弘:“具体的措施我也没有想到,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我建议逐步将权力下放,等我与张欣的慈善基金成立后,看效果如何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目的只有一个,将财富和影响力放到慈善基金里,我会第一个成立慈善基金,秦归会是第二个,下一步就是推动立法,将慈善基金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到了那时,皇上再成立慈善基金也不迟。”

  朱棣:“我们一起成立一个联合基金不行吗?”

  王景弘:“这不是一个好主意,慈善基金太大了,就会影响到国家的决策,甚至有可能变成对立两方,我始终认为,国家任何时候都应该是主导地位。”

  朱棣:“你这一说很有道理,我想以秦归的性格,他一定也提过这个建议。”

  王景弘:“是,他就是不想麻烦,其实没有什么麻烦的,请个专业人士进行管理不就得了。”

  朱棣:“也是,什么都要亲力亲为,那还不如不做。”

  王景弘:“我最希望看到的除了刚才说的,还有一个就是保留帝制的荣誉,皇上不是一个行使权力的位置,而是代表明帝国的一个象征。”

  朱棣:“要是这样,我更加愿意接受,你估计这样的社会形式什么时候可以做到?”

  王景弘:“很难估计,我想,我们可能不一定能够看到,但下一代一定可以。”

  说到这里,两人深情的对视一眼,站起来击掌相庆,然后摆出一个大大的v字……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