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回 我是谁(二)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景弘与张桃芳触动灵魂的交谈在继续。

  从弘兴之治到嘉靖到万历革新,明帝国跌宕起伏,所有的努力只是减缓了明帝国堕落的速度,而无法使明帝国改变历史的轨迹,历史的局限并没有使得当时的杰出人士获得更加超然的视界,慢慢的,明帝国步入到晚明时期,这个时候,明帝国已经是风雨飘摇,加上天灾人祸,再也无力回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廷在东林党的把持之下,政令已经出不了京城,整个神州大地烽烟四起,外忧内患,满清趁机在关外雄起,区区二十万人,竟然占领了整个华夏,留发不留头,杀得神州大地尸横遍野,千里赤地,汉家儿郎为奴为婢。

  京城沦陷后,华夏人民不甘心被落后的文明统治,没有屈服奋起抗争,史可法,民族英雄,一介书生,坚持抗清,在扬州城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情形下,带领全城军民誓不投降,与清军进行了惨烈的城市攻防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坚持了七天,史可法被俘后誓不投降,最后英勇就义。扬州十屠,显示了清军的残暴。

  屠杀没有吓到人民的抗争,农民起义军张献忠余部李定国、孙可望,与福建郑成功合作,对清军展开绝地反攻,特别是李定国,一个不出世的名将,打得清军谈定国而色变,一时之间南明收服了华南各省。

  两年后,李定国、孙可望与郑成功发动了第二次反攻,其中郑成功一度包围南京,但最后因孙可望叛变以及反清势力之间的貌合神离最终导致节节败退。

  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余部在湖南抗清失败后,转移到川、鄂山区进行活动,在夔州府以东地区继续抗清,称为夔东十三家军,到1664年首领李来亨被杀而亡。

  1683年,康熙命施琅进攻明郑。施琅在海上大败刘国轩,进而攻克澎湖,给东番(台湾)造成战略威胁,最终郑克塽剃发降清。

  至此,明帝国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在讲述历史的过程中,王景弘一直注视着张桃芳的表情变化,发现张桃芳心静如水,没有任何的波澜,就算是说到明末百姓之苦,依然如旁观者,那怕是一丝丝的情绪变化都没有,也许有人会认为张桃芳心硬如铁,但王景弘不这样认为,这是一个最顶级狙击手的表现,能够在听到这些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保持住最初的心态平静,王景弘自认自己做不到,对狙神又多了一份崇拜。

  在听王景弘讲述历史的时候,张桃芳基本上没有提问,只是静静的聆听。

  明帝国灭亡后,进入了清朝的鼎盛时期,从康乾盛世到闭关锁国,清朝一步步走入衰落,从满清入主华夏开始,除了使用武力压制下,得到一段时间的和平稳定之外,一直都处于动荡之中,白莲教,天理教,天地会的农民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