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回 接受使命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保密,王景弘完全放心,对一个顶级的狙击手来说,保密是一个最基本的素质,都过去十八年了,外界还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张木芳的真实身份。

  就在两人交谈的地方,张木芳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看完了全部资料,并当着王景弘的面,将资料销毁。

  第二天,王景弘与黄雁进行了沟通,确定了张木芳在远征军的地位,至此,各方面的人才不断汇集,各种物资不断进入基地,与之配合的联合舰队也准备就绪,指挥官是光头强,出征时间只等东风(通信)。

  这天,王景弘来到科院通信研究所,在钱伟院长的陪同下,观看远距离通信实验。

  通信,这个横在明帝国头上的难题,经过科技人员没日没夜的努力,终于获得了突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通信不及时,内阁对各地的管理就是一个笑话,一个命令从发出到接受,往往需要一个月,要是海外,动不动就是三个月,甚至需要半年,等收到命令可能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怎么执行?和平年代还好点,战争年代导致的结果就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像欧洲最早的殖民地,实行的是总督负责制,朝廷只管殖民地交回多少税收,以及定期轮换,其他听之任之,完全就是一个独立王国,想管又鞭长莫及无能为力。

  没有及时的通讯,就不可能协调不同地域的各方,特别是海上与陆地之间,这也是远征军迟迟没有出发的原因。

  经过努力,科学家发现,要将信号传输到远方,只有高频信号才做得到,解决了高频信号的传输,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低频信号可以叠加在高频信号上实现传输,这个发现令科学家无比惊喜,困扰多时的难题得到了解决,利用电键控制的低频信号振荡器,将产生的电码经高频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再加以放大,最后由天线发射,可实现3000公里的通信,今天就是进行这个实验。

  说是实验,其实并不贴切,应该是产品定型,因为相关的实验早就做了无数次。

  目前使用蓄电池,还有备用的手摇发电机,对发报机来说,电不是问题。

  对于低频信号在高频上的调制解调,王景弘一早就想指点通信研究所的科学家,被马和拒绝,马和的意思,你不能推得太快,太快了容易失去方向,道理是这个道理,问题是看着一天不突破,心里急也,这也是王景弘听到实验后,一大早赶来的原因。

  实验非常成功,在相距3000公里的两地,两部发报机和两部接收机同时工作。

  “这里是京城通信研究所,收到请回答。”

  “这里是通信研究所xx通讯小组,收到信号。”

  “今天京城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收到请回答。”

  “收到信息,这里阴间多云,有风。”

  ……

  就这样,相隔3000公里的两地互相应答,电波在空中飞来飞去,当然,所有的信号都加了密码……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