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回 出征(二)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洲的目的所在,第一,阻止奥斯曼帝国消灭拜占庭帝国,维持他们之间的对峙状态,奥斯曼帝国消灭拜占庭帝国之后,我们华夏与欧洲之间的丝绸之路就会被掐断,这是决不能忍许的现状,我们明帝国与各地的商贸往来不容许受到任何国家、任何势力的限制,为此,我们不惜一战!

  铿锵有力,视死如归,华夏的铮铮铁骨显露无遗,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至于欧洲,是进入战国时代也好,是统一又或者四分五裂也好,与我们明帝国无关,我们不干涉他们的内政,只要能够保证我们明帝国的利益,爱怎样折腾就让他们折腾,这次出征欧洲的另一个目的是招揽人才,只要是人才,不管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还是人文科学方面的,全部都要,来者不拒,包括他们的家属,全部按最高待遇待之。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同样没有国界,朝秦暮楚不是一个贬义词,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掌声,经久不息,发自内心。

  这样说当然存在隐患,要是自己的科学家跑到其他国家怎么办?当时就有人提出了这个观点。

  王景弘是这样回答的:“科学家没有国界是指战国时期的华夏以及现在的处于战国时期的欧洲,对那些科学家来说当然就不存在国界的问题,至于我们明帝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科学最发达的国家,这样的形势下,不太可能出现你说的情况,以后吗,以叛国罪论处。”

  妥妥的双标,讲得理直气壮,说到不要脸,鹰酱过了恐怕就是王景弘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跟鹰酱学的。看到王景弘如此大言不惭,张欣满心欢喜,自己的心上人就是要这样,那用管别人是不是洪水滔天。

  目的,规划无可挑剔,势在必行,全体表决通过!

  接下来是人事建议,出征太平洋的联合舰队由王景弘任指挥使,张立任副指挥使,这个建议与联合舰队第一次远征凯旋后,预定的计划人选完全一致,很快就获得通过,以两人的能力以及取得的功绩无可厚非,可以说众望所归,对他们最后能够取得成功,甚至超额完成任务,没有一个人持怀疑态度。

  而对出征欧洲的人选,从王景弘开始提出来就引起极大的争议,王景弘提出的建议是,由黄雁任指挥使,光头强任副指挥使,这个建议与当初的计划有出入,当时的计划他们两个都是指挥使,一个负责大西洋方面,一个负责欧洲方面,现在两路大军合并,指挥使只能有一位,众人心目中,光头强是不二的人选,不管是战功还是年龄,光头强都力压黄雁一筹。

  当有人提出这个观点时,王景弘回答:“这次欧洲的远征,重点在大陆,不管是与各个王国打交道,还是寻找人才,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陆地,而光头强是海军将领,他的指挥部在舰艇上,而且海军这次是作为配合的力量存在,因此,总部建议由陆军的将领担任指挥使。”

  副相(负责国防):“王督,总部的这个建议有其合理性,黄雁的战功和能力也足以胜任这个指挥使,但年龄方面恐怕难以服众,我建议将张立与黄雁进行对调。”

  总长:“年龄不是问题,更加不是障碍,想想当年的冠军侯霍去病,才多大年纪,黄雁今年二十七岁,从军12年,从最初的毛头小兵,经过无数尸山血海的考验,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我认为黄雁是指挥使的最佳人选,当然咯,要是王督能够出任就更加完美。”

  王景弘:“我前往太平洋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考虑,我曾经梦见过奇怪之事,久久不能释怀,我这次去北美就是要印证这件事,另外我补充一点,在临机应变能力方面,黄雁比张立更加果断,犹胜于我。”

  科院院长钱伟:“对寻找人才,总部怎么考虑?”

  王景弘:“我们建议......”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