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五回 出征(四)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洲联合远征军指挥部,作战会议正在召开,对参谋部提出的一号方案进行讨论。

  第一合成营营长莫臣(黄雁升为指挥使后,由莫臣调任):“打开前进的通道没有问题,但我们部队的数量不足以控制这么广大的地区啊。”

  指挥使黄雁:“要控制这么广大的地区,再多几倍的兵力也做不到,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自己去控制这些地区,我们的目的不是要获得这些地区的土地,这些地区就由当地的势力进行控制就得了,我们最多控制一些关键节点。”

  看得出,黄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进步很大,看问题和处理问题已经上了一个层次,视觉已经从军事上上升到了政治层面,对此,王景弘暗自高兴。

  刘辉,另一个合成营营长:“经过战略目标的调整,我们陆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一万六千人,我认为不应该将兵力太过集中在一地,我们这次远征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打通陆上到欧洲的丝绸之路,一号方案没有考虑到这个方面。”

  黄雁:“我们接下来听听二号方案。”

  参谋二走到地图前,开始介绍二号方案。

  参谋二:“各位长官,二号方案采用水陆并进,陆上沿着古丝绸之路前进,穿过中亚和西亚的波斯,从奥斯曼帝国的边缘通过,直达拜占庭帝国,海路从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在地中海与陆路大军建立联系。”

  参谋二:“与一号方案不同,陆军没有在中东登陆,而是全体从陆路前进,而联合舰队第一阶段也没有在好望角停留,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地中海,这个方案最大的目的是打通丝绸之路。谢谢。”

  与会众人开始审视二号方案,首先提出疑问的,还是第一合成营的营长莫臣。

  莫臣:“从陆路进军虽然可以打通丝绸之路,但路途遥远,到达拜占庭帝国恐怕得旷日持久,与海军的高速前进很难协调,我认为不妥。”

  副指挥使光头强:“协调是一个方面,另一个不足之处就在于,海军一路上没有建立补给基地,假如发生战争,有可能陷入危机中,我们不能够将计划建立在想当然之中。”

  参谋二:“当初制定这个方案的时候,是基于拜占庭帝国无以为继,很快就会战败的基础上,快速突进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帮他们一把。”

  刘辉:“庞大的联合舰队突然出现在地中海,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拜占庭帝国的全面崩溃,前面是奥斯曼帝国的大军兵临城下,后面的海路被联合舰队切断,除了投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拜占庭帝国能够坚持这么多年,根本原因是可以得到欧洲大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否则一早就败了。”

  看来一号和二号方案都存在不足,黄雁指示参谋三介绍三号方案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