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回 出征(六)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回出征(六)

  明帝国参谋总部。

  总长:“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装备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专业,一般的部队很难吃通吃透,是到了组建专业部队的时候,特种部队是第一支专业部队,虽然是试验性质,但其取得的战绩有目共睹,我建议,工程兵部队作为第二支专业部队尽快成立,争取能够与联合远征军一起远征。”

  王景弘:“离出征只有三个月时间,恐怕来不及,但可以先成立指挥机构随同大军远征,具体的工程兵训练可以慢慢来,成熟后在派往各地。”

  副相:“这个方法好,专业部队需要很多专业技能,要循环渐进,散会后,我会向内阁提交一份建议,相信内阁很快就会批准。”

  总长:“你这么有把握?”

  王景弘:“当然,对任何可以提高效率,降低费用的提议,都是内阁无法抗拒的,小钱钱真心甜。”

  哄堂大笑。

  不久,工程兵司令部正式成立,开始组建工程兵营,同时,联合远征军的第一阶段作战计划获得批准,进入领导人的选拔中,在招聘各方面人才的过程中,发现最初的设想有点一厢情愿,具备独当一面的人才那里都缺,政府各部门,各省政府紧紧抓住不放,总部无奈之下,只好改变策略,各支大军的领导人由部队将领担任,招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提供决策支持,这些专家学者基本上从大学招聘,还有一些是在地方上有相当工作经验的专家,培训已经没有必要,省了。

  这一决定得到联合远征军上下的一致欢迎,战功是每一位将领的渴望,而最大的战功一定属于指挥官。

  指挥官的选拔除了资历,战功,年龄之外,黄雁充分征求王景弘的意见,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尊重问题,而是王景弘看人的眼光独到,在过往发生的事件中,充分显示了王景弘用人的非凡能力,黄雁就是王景弘排除众议,顶住各方面压力的成功典范。

  最后联合远征军指挥部一致同意,第一支陆上远征军由莫臣任指挥官,指挥远征军沿着古丝绸之路前进,从中亚到西亚,目的地是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这一路最有可能与奥斯曼帝国发生武装冲突,很明显,这一路大军的重点在军事上,莫臣在过往的战斗中,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指挥能力,可以说众望所归。

  第二支陆上远征军由刘辉出任指挥官,指挥远征军从蒙古、北海越过乌拉尔山,经过罗斯和东欧,最后到达意大利,这一路从荒无人烟之地慢慢进入到人口稠密地区,一路上差不多都是小部落和小的城邦国家,重点在政治外交方面,军事上变得次要,而刘辉在政治外交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再加上强大的参谋集团(由各方面专家组成),与各方打交道绰绰有余。

  黄雁率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