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回 真的是老乡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温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强大的基因在起关键作用,这时代的科学技术还没有认识基因,除了哪两个死太监。

  无法沟通,鸡同鸭讲,无奈之下,侦察班长只好将情况向指挥部报告,不久,逢必进带着两个对远古文明颇有研究的专家来到族长家。

  这两个专家是王景弘特别指派的,从后世的资料里有一种指向,马达加斯加人就是良渚文明的后代,因此,在联合远征军出征前,王景弘与两位专家进行了一次深谈,把马达加斯加岛上居民,有可能是江浙一带先民后裔,用猜测的方式灌输给两位专家,让他们有所准备。

  这两个专家不单对古文明有很深的研究,同时也是语音专家,见面后虽然还是无法沟通,但他们有办法,用实物对比语言,仅仅用了一天时间,互相就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逢必进集团全体在村外驻扎,战士们白天帮村民干活,语言不通,但行动还是可以看懂,不时出现南辕北撤之事,闹得笑话不断,总之是其乐融融,小孩子围绕着战士们问这问那,听不懂也问,除了好奇还有就是糖果饼干解馋。

  经过了解,马达加斯加的饮食习俗与众不同,他们是一天四顿,早上大概九点一顿,中午一点一顿,下午五点一顿,晚上九点最后一顿,吃的很简单,不挑食,荤的素的一起放石锅里煮熟。

  看到明帝国军队花样百出的美味佳肴,一个个馋得口水直流,吃过一次后,再也无法放下,很快就改为三顿,接受能力挺强的,而且不再自己做饭,定时跟着战士们出村,到部队驻地吃,逢必进集团也是来者不拒,几百人的村庄,吃不了多少,都是自己人,老乡。

  村民没有铁器,没有文字,记录祖先的丰功伟绩靠传唱,两个专家经过考察,一致认为,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居民,其文明程度还不如华夏三四千年前的古文明,如果是江浙先民后裔,在漫长的时间里没有进化,这又是何故?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谜一样的存在。

  白天,两个专家陪着族长到处转,记录每个实物的表达词组,晚上进行总结,然后与王景弘进行通信沟通。

  这个时期,明帝国的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已经研究出好几套更高级别的通讯密码,考虑到这个时代其他国家的通信能力,保密毫无必要,因此,只要不是涉及到机密的文件,全部采用统一的王郑编码(摩尔是密码),统一频道,王景弘能够收到,明帝国其他机构同样可以收到,京城大学的学者教授同时加入到语言的翻译中,大大加快了对马达加斯加当地语言的了解,不到一个星期,基本上可以达到无障碍交流。

  经过详细的了解,同时对传唱的史诗进行翻译,证实了马达加斯加岛的居民,就是来自华夏江浙一带的先民(良渚文明遗址还没有发现),按时间推算,他们离开华夏的时候,正好是大洪水时期,距今三千多年,虽然在文明方面没有得到进化,但他们保留了传统的风俗和信仰。

  他们尊老爱幼,敬奉祖先,敬奉天地,敬畏自然,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些,恰恰是华夏民族的传承,刻在骨髓里的基因。

  老乡,真的是老乡。虽然还有无数的未解之谜……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