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回 北海道上起狼烟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古有云:不作死不会死,作死肯定得死!

  本子北方集团就是如此的作,不是不可以挑起战争,但要看时机,最起码也要得到明帝国东北亚指挥中枢的默许不是。

  没有对形势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只看表面现象,脑子一热不计后果我行我素,智商噼里啪啦掉线,不,这些野蛮人应该没有,或者不具备高等级的智商。

  本来对减少培训的密度,高丽上上下下颇有怨言,培训密度的降低意味着抢回的物资少了,明帝国的支援也少了,本就处于困难时期,这下子雪上加霜,无奈之下厚着脸皮不断向东北亚指挥中枢提出请求,希望加大培训密度。

  前面的请求一如既往的石沉大海,指挥中枢根本没人在意,稍加浏览便当废纸扔掉,就在高丽国王与众大臣即将绝望时,天上突然掉馅饼,把他们砸得晕头转向,幸福来得太快,一度以为是幻觉,直到掐大腿感到痛楚才相信这是真的。

  明帝国东北亚指挥中枢竟然同意了他们的请求,真的好难啊。

  至于指挥中枢为什么会答应他们的请求,会不会是一个陷阱,他们完全无所谓毫不介意,国王与众大臣心里想:如果这是一个陷阱,希望这样的陷阱更多一些,反正又不是自己上战场,那些底层的老百姓,他们的命是命吗?可笑得很。

  本子中央集团高度紧张穷于应付,而北海道的北方集团秣兵厉马,一个个像打了鸡血气势高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哦,不是东风,是运输船,北海道工业落后,不要说战船了,就是运输船都只能造百来吨的,而且造出来的运输船抗风浪能力相当低,每次出海回来就要大修,基本上属于一次性消耗品。

  北方集团这次下了这么大的决心,其中一个原因是看上了中央集团的商船,特别是那些渔民使用的渔船,经久耐用不算,而且价格低廉,货比货的扔,人比人得死,他们怎么就这么命苦呢。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从明帝国购买渔船,甚至提出购买军舰,只是没有得到明帝国的批准,理由是本子中央集团不同意,怕北方集团将渔船改造成战船,威胁中央集团。

  这个理由不能说不对,大概率北方集团拿到渔船后会改造成战船,明眼人一看心知肚明,实际上,中央集团拿到渔船后,同样将一部分改造成战船,指挥中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妥妥的双标。

  明帝国不卖渔船给北方集团,真实的原因是没有把北方集团当成培植的对象,他们只是一个棋子,一个可以左右本子中央集团局势的棋子,棋子的最好归属就是当弃子扔掉。

  本子岛的混乱是一个永恒的旋律,但混乱也要有一个度,前提是保证铜矿的顺利开采,这是明帝国的根本利益,也是一条红线,谁碰谁死绝无侥幸之理。

  没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