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回 灾后重建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明帝国的标准看,现在的地方建一个几百人的小村庄勉勉强强,但要发展成一个城市,哪怕是一个小镇都显得地方太过狭小,唯一的优势是可以避风。

  科技没有发展到相应的程度,只能是无奈的选择,这时候的灾后重建,根据专家的建议,新的村庄选址在太平洋舰队避风的港湾,这里地势开阔同样可以避免台风的正面袭击,拐一个弯就是一片汪洋,交通便利,从这里修一条马路便可到达原来的村庄,沿途可以发展农业。

  专家提出的未来规划相当诱人,经济以海洋鱼类和港口运输为主,辅于农业和畜牧业,沿着港湾建立现代城市,总之,在介绍未来规划的时候,听得村民们云里雾里,很多东西他们根本想不到,同样没办法理解,不管是港口码头,高楼大厦,还是大型运输船等等,听起来很美好,感觉高大上,就是无法在脑子里展现事物的具体模样。

  这段时间,村民们都是住在太平洋舰队的帐篷里,吃的用的全部由太平洋舰队负责,经过台风的袭击,这个村庄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唯一令舰队官兵感到诧异的是,村民们没有悲观没有绝望,他们没有自暴自弃,脸上始终挂满了自信的微笑,阳光向上,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这样的民族不会在困难前倒下,这样的民族充满了希望,开始的时候,太平洋舰队的官兵充满了好奇,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汤加民族的这样的精神面貌?

  经过了解才发现,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自然灾害,就是靠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走到现在,台风对他们来说习以为常,不同的是损失大小的问题,房子没了重建就是,粮食没了收成没了就勒紧裤腰带,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有一点令指挥部成员和专家们感到困惑,台风过去一个星期了,也不见政府派人前来了解情况,与村长的交谈中,得知汤加王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体系,但是没看到啊,这样的自然灾害如果发生在明帝国,政府肯定第一时间派人到受灾的地方了解情况,接着是组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期间涉及到人力的安排和物资的调配,而这个村庄只是在自救,不解。

  王景弘:“村长先生,台风过去已经好几天了,为什么没有看到你们政府的任何行动?以前都是这样的吗?”

  村长:“我们这个村庄远离行政中心,以前遇到自然灾害,快则一天,慢则三天,政府就会派人下来了解情况,这次的台风强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受灾的地方恐怕不在少数,政府一时忙不过来可以理解,这次幸亏遇到你们,否则我们住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几百人的吃穿了,真的感谢你们。”

  王景弘:“互相帮助应该的,我们明天就动身前往新的村庄地址,不再等政府官员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