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祸起都城----夺宫_晋末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露寒光地说道:“皇兄若是不答应?哼…天下兴亡在此一举,他若不答应,也就不用再做我大晋天子了。”

  说完,司马乂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刀,转头对一名身穿将服的男子吩咐道:“宋洪,你带近卫随本王一同前往。”

  片刻后,长沙王府后院的大门赫然开启,一辆砍断了帷幔的马车冲了出来。

  随着马车的冲出,近百名近卫也陆续穿过大门,跟随马车一同向皇城的东门杀了过去。

  皇宫西墙外,大司马府的暖阁中,齐王司马冏正焦急地踱着步。或许是铜炉中的碳火过旺的原因,他的脸上已然有了汗液。

  大军压境,近三十万的大军紧逼洛阳城,而司马冏所能调配的兵力不足十万。

  三倍之差的兵力不得不让他焦急,也不得不让他有些乱了方寸。

  司马冏,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之次子,武帝司马炎之侄,承袭其父之爵位,享齐王之荣。

  平赵王司马伦篡位之乱,迎惠帝复位有功,司马冏凭此逐步取得了掌控朝堂的大权,也逐步成为了洛阳城中真正发号施令的人。

  司马冏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权力,除了承袭乃父司马攸的余荫外,还与他洞察大势的敏锐力不无关系。

  权势永远是错综复杂,权势也永远是盘根错节。

  在这纷乱的权利斗争中,司马冏平衡了司州境内的门阀势力,又与都城之外的诸王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如此之下,齐王就如天平秤上的那根指针,在左右平衡的情况下恰好站在了正中,成为了朝廷掌权之人。

  然而,这一平衡终于在册立皇太子的人选上被打破,司马冏这根指针也因此开始发生了倾斜。

  若论皇亲关系的远近,当今天子与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有着兄弟之亲。

  这其中,司马颖的实力最强,也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对于司马颖成为储君,司马冏本是无异议的。

  因为他知道,无论是谁坐在了那个宝座上,都不能可能忽视他在司州的力量。也就是说,齐王一族的势力并不会因天子的更替而改变。

  然而,司马冏所掌控的势力也仅仅是司州门阀中的一股,其他的权势家族并不希望一个强权之人成为未来的天子。所以,在一番权力的较量下,司马冏最终走向了妥协。

  他赞同了司州门阀的主张,选择了天子司马衷的侄儿,清河王司马覃成为了新的皇位继承人,与成都王司马颖彻底分裂,成为了敌视之人。

  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后世,真正凭实力取得权势的人,没有一个是庸才。

  他们都有所长之处,也都有过人之能,完全靠阿谀奉承上位的人,少之又少。

  然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之所以会被后世所诟病。

  一部分是载史之人的客观记录,另一部分则是在权势的斗争中选择了错误的方向,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