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页_予我千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亦好这一口。”

  谭君沉凝片刻,复开口道:“当年,文总管、先师郑公及谢淳大人,三人职分所差虽大,却能怀相同之志向,因惺惺相惜而结君子之交,着实令晚辈敬佩。若先师与谢大人地下有知,见今日之事,当可瞑目矣。”

  第75章柒拾伍

  元烈二十七年正月,文乙头一回见到谢淳。

  是年正旦朝会,裕王入京诣阙。这位已封王辟府满两年、在边境小建军功的皇三子获得皇帝嘉赏,当被问及想要什么赏赐时,他向父君求赐几位年轻才俊,以补裕王府谟臣之缺。

  朝宴之上,皇帝伸臂,遥遥点向一人,问道:“此人如何?”

  裕王看了一眼,诚恳道:“此人自然好,儿臣只怕父皇舍不得。”

  面对甫建军功、颇知进退的三儿子,皇帝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他让近侍去将人请到御前,赐酒,问说:“谢淳,始安郡的裕王府缺能臣。你可愿去始安郡,助朕这爱子一臂之力?”

  隔着重重身影,文乙看见那位名叫谢淳的年轻男人俯身叩首,然后听见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臣蒙陛下、裕王殿下赏识,必以薄材佐殿下。臣谨奉诏。”

  裕王起身,进至御前,亲自将谢淳扶起。

  男人的容貌如朗朗清月,身形如劲拔青松,清晰地落入文乙眼中。

  他是元烈二十五年的新科进士中最得皇帝赏识的一人,得承天恩,近奉御前,修起居注,才名闻传于国中远郡。裕王此番入京在御前求赐谟臣,心里念的又何尝不是谢淳这二字。

  文臣的身上总有一股气。

  那气与武将的勇烈杀伐之气不同。它无形,不迫人;但它坚韧,不可摧。它撑托着辅佐明主、广济天下、治和宇内的雄图与壮志。

  便是这样的一股气,令文乙下意识地收回了目光。

  在它面前,他是何其微末。

  在它面前,他的自卑,无所遁形。

  ……

  临行前,文乙奉裕王命至谢淳府上,持百金以赠之,以表裕王的一片心意。

  其时谢淳正在见客,不多时,谢淳的家仆出来,收下百金,拜谢过裕王美意,又奉礼给文乙,以作回礼,再告文乙,因谢淳无法亲自相送,望文乙不要见外,可留作少歇,亦可直接离府。

  谢府中人与谢淳一样,言语之间不卑不亢,似也蕴着那一股文臣之气。

  这股气令文乙迈不出离开的步伐。他踌躇了一下,有礼地询问,他是否可以亲自去同谢淳拜别,而后再走。

  因考虑到他是裕王身边的近侍,家仆遂为他引路,带他去见谢淳。行进间,文乙又斟酌问道,不知谢大人眼下正见何客。家仆答说,是龙章阁直学士、翰林待诏郑至和大人。

  文乙听后,沉默无言。

  似谢淳之辈,所交自当是名儒如郑平诰。

  谢、郑二人交谈之处,屋门未阖,敞敞荡荡。这一点与裕王府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