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会战(七)_肖恩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图摊在肖恩的面前。

  “我们的前面应该有一座吊桥,坏消息是,它已经被破坏掉。好消息是,对面的敌军不多。”佩罗萨用马鞭指着地图道,“这张地图还是根据年的地图制作的,很难保证它的准确性。我们曾想找本地人确认,可惜没找到,他们都被叛军抓走了。”

  威尔斯道“河面宽度最宽处约五十米,最窄处也有三十五米,流水倒是平缓,虽然现在天气寒冷,但不足以让河面结冰。如果天气转暖,雪融化的话会对我们不利。当然给我们的命令是明天点必须赶到托洛萨镇,所以我准备天亮时,派骑兵溯河侦察,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渡口。”

  “好吧,可以让骑兵试试,能找到现成的渡桥最好。但恐怕来不及,我们不能干等,我们必须制订强渡计划,让工兵连夜准备好。”

  “是!”

  天亮时,骑兵向上游出发了。

  肖恩并没有等骑兵回报,他预料叛军不会想不到这一点,早就破坏了所有桥梁。河对岸的叛军人影晃动,很快就出现了一支人马。

  热那亚人这次采取散兵战术,让那些射术高超的士兵,以随军运输车辆为遮挡,展开精确射击。

  同时炮兵就位,对敌军聚集处展开炮击。对面的叛军主要以步兵为主,只能凭血肉之躯试图靠近平坦的堤岸,以阻止热那亚人铺设便桥,而他们手中的步枪在射程上又很吃亏。

  趁着己方的火力压制,工兵将做过防水处理的弹药桶用铁链串起来,然后两头分别用铁钎固定在两侧河滩,中间的位置同样用铁钎固定,防止剧烈摆动。

  工兵选择的河段,水流平缓,河床较为坚实,缺点是宽度较大。跳入刺骨冰冷的河水,工兵们用大锤拼命地将铁钎固定在河床上,每个工位上,三人配合,每隔十分钟换一组人,否则根本受不了刺骨的河水。

  “司令官,敌军将大炮搬来了!”有人大声地报告。

  肖恩从望远镜中也看到了叛军用挽马运来了几门大炮,看口径居然是磅炮。

  河面上工兵们正在紧张地进行作业,有士兵则把厚实的木板铺在浮在水面上的木桶上,工程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如果让敌军的磅大炮从容展开射击,后果难以估量。

  “命炮兵对准敌军大炮阵地饱和攻击。”肖恩立刻命道,“模范连,下河帮助工兵铺桥。”

  肖恩则率下跳下了河,河水几乎没到了他胸口,刺骨的河水让他打了个冷颤。

  看着肖恩带领模范连的士兵下了河,帮助工兵铺桥,罗兰-希尔也跳下了比达索河,身后跟着的是他的连队。

  对岸的叛军大炮匆忙而来,为了达到攻击效果,他们不得不靠近布署,但这需要时间,他们需要冒着民防军火炮的威胁,把炮车推到适当的阵位,然后卸去挽具,牵走挽马,确定目标、调整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