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三章 劝说_全职农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村支书将账目公开,最初阴沉木的收入早就花光,后面陆续有些零星的公共收入。村委长期的收入来源,除了雷公顶的田七,还有几块自由地。

  所谓的自由地,就是当初分田地的时候分剩的,不属于个人,是集体的。

  那几块地,也在三个月前就放了出去,给私人种植蔬菜,收入村委占四成。因为那几块地的面积不小,几乎是村委财政最大的来源,每年预计能收入八十万以上。

  也正是有了这笔长期款项,村委才出手大方。

  张凡摇头道:“跟村民筹钱不怎么好,三两次也就罢了,总是往他们腰包掏钱,多少会有怨言。”

  “那有什么办法?”有村干部无奈道。

  不是每一位村民都像张凡那样,频频出资建设家乡。到现在,张凡的无偿投资都有好几百万,惠及到家家户户。

  老村长望向张凡:“你有什么办法?”

  随着村委的开支越来越大,他也担心以后承受不住。当初的自由地放出去,也是张凡的想法,给村委增加收入。

  “开源,增加我们村的公共产业,你们想想,我们村有什么是公家的。”张凡说道。

  解决以后的财政赤字,无非就是开源跟节流两方面。张家寨正处于发展的阶段,节流是不现实的,那么就只有开源,增加收入来源。

  “公家的很多呀!”有人脱口而出。

  比如一些山场,河流等等,都是属于公家的。不过,怎么化为收入?恐怕也只有张凡能搞清楚。

  老村长他们逐一将村里那些不属于私人的东西罗列出来,张凡则是在旁边皱眉沉思。

  良久,他晃了晃头:“我先回去好好想想,这事确实头疼。”

  村支书安慰:“呵呵!不急,小凡你慢慢想。”

  ……

  不提张凡这边,学校发放成绩单之后,老师布置了不少寒假作业,也开始给老师们放假。

  苏念诚开始联系他的哥们洪涛,打算劝他到张家寨来。上次劝他,犹犹豫豫,苏念诚很清楚那家伙放不下城市的繁华。

  其实可以理解,年轻人嘛!只要在城市有一线生机,都不大愿意跑到农村去。

  洪涛接到好哥们的电话,显得有点迟疑。他知道苏念诚是好心,但他不仅心里有点不舍得离开繁华的城市,而且还有严重的环境依赖症。

  这种情况许多人都有,换一个新环境会紧张,心里会焦虑等,很抗拒融入其他的陌生环境。

  洪涛就特别严重,尤其听说要到偏远的农村,心中就更纠结。

  “老幺,我还是不去了吧!在这也勉强能活下去。”洪涛跟自己哥们掏心里话。

  千里之外的苏念诚听后直翻白眼,嗤之以鼻:“还勉强能活下去?你这个月信用卡能还上?”

  上个月,还从他这里借走了两千,苏念诚对这哥们很清楚的。

  那么点薪水,除开住宿、伙食,也就剩下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