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慕尼黑会议_我的元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调动连总指挥都没有,结果就是元首办公室秘书处的秘书负责协调相关事宜,总指挥就是希特勒本人了。

  这些人那里指挥过什么战斗,完全是把上次演习的命令找出来,然后下达出去,所以出发去苏台德边境的部队还没有出错。

  德国又大规模的向德捷边境调集军队,拟定了“绿色计划”,准备10月1日为进攻捷克的日子。眼看兵临城下,捷克政府自然不愿任人宰割,也加强了边界的作战兵力。两军对峙,战争似乎就要一触即发了。在这危急时刻,最伤脑筋的是英法等国的领导人,英国首相张伯伦彻夜不眠。

  1938年9月13日晚上,希特勒收到张伯伦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电文是:“由于局势越来越严重,我有意前来看你,以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我想乘飞机前来,并准备明天动身。”堂堂的大英帝国首相,为何要如此迫不及待地求见希特勒呢?

  原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捷克在英法保护下恢复了主权,同英法都订有互助同盟条约,如果德国和捷克交战,英法按照条约必然卷入战争,西欧的战火将蔓延开来。由于考虑自身的利益,张伯伦紧张万分,法国首相达拉第也胆战心惊,达拉第打电报给张伯伦,催他去见希特勒,要他“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9月15日,张伯伦匆匆赶路,生平第一次坐了7个小时的飞机,在慕尼黑着陆。之后,又乘坐3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德国的斯加登拜见希特勒。

  希特勒喜出望外,他正为侵略捷克的事大伤脑筋。因为当时德国实力有限,准备攻打捷克的只有六十万,而捷克却有35个装备精良的师和新编师30个总兵力一百一十多万(历史上德国只出动了12个师,现在双方的兵力都有增加),德国的国防军参谋部反对侵略捷克的军事冒险;如果英法坚决站在捷克一边,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了。如今张伯伦登门求和,这不是现成的敲诈机会吗?希特勒和张伯伦的谈判在一间密室秘密进行。据战后查获的当时翻译官的笔记透露,当时希特勒大谈他对德国人民、对国际和平、对德英亲善的“功劳”。最后,他皱着眉头杀气腾腾地威胁道:

  “无论用什么办法,这次都要解决捷克境内300万日耳曼人的问题,就是为此打一场世界大战,也在所不惜。”深怕战火烧身的张伯伦连忙反驳:“如果元首决定动武,那我们还有什么谈判的必要?”

  希特勒猛然提问:“英国是否同意割让苏台德区?”这时的希特勒已不是谈苏台德日耳曼人自治的问题,而是**裸地要求把这一地区割让给德国了。

  这一问题并没使张伯伦大为吃惊,来谈判之前,他已同法国商定,两国绝不会帮助捷克作战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