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变动_从酋长到球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健也知道自己的斤两,所以根本就没打算弄出来钢,不惜代价弄奴隶砸出来倒也有可能,但他认为除了带出去装逼之外毫无意义,不能在时代中大规模生产的都是垃圾,青铜剑已经足够。

  两种原始的炼铁方式,一种是低温条件下熔炼的含杂质极多的海绵铁,这是一种熟铁,和铁矿石、石头渣滓等混在一起,但是柔软可砸,千锤百炼将里面的矿石渣滓砸出来。

  另一种就是以青铜炉技术为支撑,直接熔炼出含碳量高的生铁。生铁中的碳,以碳化铁的形式存在,生铁的最高追求是让里面的碳以石墨的形式凝结而非碳化铁的形式,而石墨的聚集又需要硅做引导剂,温度越高铁水中的游离硅越多,引导碳生长成石墨也就越容易。

  以现在的水平,肯定达不到那么高的温度。所以这种生铁很脆,这么说吧,就现在夏城的水平,或许弄出的第一炉铁,做成铁棍,力气大的或能踩断。

  而且这种铁和青铜差不多,不能锻,只能铸,否则你好容易弄出个马掌,一锤子下去结局很可能是碎掉。

  至于之前陈健弄到的那些陨铁,除去天然镍合金的因素外,基本上就是一种熟铁,所以可以叮叮当当地砸成形状。

  取代青铜武器的不是铁,而是钢。生铁熟铁都不行。前者硬且脆,可能青铜剑都拼不过;后者软且韧,拼一会弯了可能得用脚踩直了。

  理论上,生铁除碳、熟铁加碳都能变成钢,但是没有严密仪器、度量衡最小单位还是斤的前提下,生铁除碳不现实,除多了就变成熟铁了。

  熟铁加碳,可行,千锤百炼地锻打,不断让碳渗入到熟铁中,最终形成外面的一层渗碳钢,便可做刀剑,不过一个奴隶砸吧半年差不多能砸出来一把,没意义。

  看起来即便找到了铁也毫无作用,但是陈健仍旧兴奋不已,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刀剑,还有锅碗瓢盆、犁铧锄镰,刨锯锤凿,这才是推动历史进程的东西。

  青铜农具性能不佳,加之青铜还是这个时代武器的主要来源,其余城邑大规模需求,供求关系决定了青铜价格的昂贵。

  所以夏城的奴隶主也不会大规模使用青铜――有换青铜的钱贝,可以买更多的奴隶和石制工具,效益更大――夏城政府还没有富裕到每个奴隶发一个青铜工具的地步。

  同样是青铜戈矛,如果十年内能让夏城榆城平均每人三十斤铁,照样可以吊打任何氏族――每个人的平均生产力上去了,也就可以养更多的脱产人口和职业士兵,同样是两万人,动员能力却是完全不同的。

  而以生铁作为外壳铸造的点火式手雷,将是各个城邑氏族为了对抗夏城的战车和冲击骑兵而必然出现的密集长矛方阵的最大客星。

  带着最简单量产的考虑,陈健已经确定要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