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作坊(五)_从酋长到球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酸,条件也不苛刻,温度在百度左右就行。

  产生的氨基酸和无机酸液体勾兑上草木灰碱去酸;加入盐水变咸;用高温炒成焦糖的饴糖做酱色;过滤掉里面的残渣,就可以当做酱油卖。

  味道其实差不多,成分也差不多,除了有些长期食用的致癌物外缺点不大,有时候味道比正常酿造的酱油还要鲜美,不过有时候也有些臭,用麦麸蒸煮可以除掉。

  高雅的食客一嘴或许能够尝出来,但是普通人应该没这能力,最关键的是便宜,这就妥妥的劣币驱逐良币。饭店酒肆之类的地方百分之一万会用这种酱油,毕竟不是砒霜,致癌的事很多年后,再说如今也没人知道这东西致癌,不影响销售。

  考虑到中和水解酸声称氨基酸钠的过程中,也会和无机酸反应,若是用了硫酸声称芒硝会导致腹泻,陈健只好用浓硫酸和食盐共热在吸收的办法制取盐酸作为水解用的无机酸。

  盐酸用草木灰碱或是火碱中和后生成氯化钠,顺带在水解过程中生成些有毒致癌的二氯丙醇,前者就是盐后者死人得十几年后如今赖不到自己,这就是个十分完美的黑心钱生产作坊了。

  在这个小作坊里,陈健生产两种酱油,而且是成本只有如今市面上卖的酿造酱油五分之一的廉价高利润酱油。

  一种用的就是榨油作坊剩下的豆饼、菜籽团之类植物蛋白,本来水解之前就应该去除油脂,经过榨油作坊压榨之后省去了去油脂的步骤。

  第二种就是用这里很便宜的鱼类,剁碎后作为动物蛋白,鱼肉的脂肪含量很低,蛋白质含量丰富,还有一股特别的鲜味。

  这两种的做法都是大同小异,将这些原料混上一些稻糠、麦麸之类的便宜东西,加上水,放在特质的陶缸里面。

  加入适量的盐酸,盖上盖子,密封后留出一个小陶管,下面烧火煮沸,加热大约四五个小时,完成水解。

  用纱布过滤出汁水,再用木炭吸收掉里面的杂质,重新过滤一遍,慢慢加热到大约五六十度,往里面加木灰碱或是和熟石灰反应后的火碱。

  之前加酸之前称重,估摸出酸的含量,再用石蕊苔藓的萃取液作为简单的酸碱指示剂,往里面加材料中和。

  中和完毕,加入食盐调味。

  旁边还有一口大锅,里面熬煮着饴糖,炒成焦糖色之色碾碎,加入到勾兑完毕的酱油中,弄出颜色。

  另一口大锅里面炒着麦芽,麦子有钱就能买到,泼水生芽也简单,炒熟后装在布袋里泡在酱油里面。一则可以上色,而且还有一股麦香味;二则里面的淀粉可以让酱油变得黏稠,看上去就和那些稀溜溜的贱货不一样。

  完成这一切,就算是完成了最便宜的酱油的生产,不算最后一步可以连续生产的浸取炒麦芽的五六天,实际上生产一批豆酱油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