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小风波_从酋长到球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找几位愿意做这种事的都城的磨镜师傅。

  款项倒是不多,先生自己也能做主,答应了陈健后,陈健便又得寸进尺。

  他提出自己会捐一笔钱,修建一个专门的天文台,安放望远镜以及其余的钟表、圭表、天球仪之类的东西。但是考虑到都城附近煤烟太大,而且用来观察星星的望远镜太大且不方便,所以希望把天文台放在闽城。

  修建一座天文台,单单建筑是花不了几个钱的,三五千银币足以。但是在天文台里看星星、推算日历的人,却是无价的,也是陈健根本难以匹敌的。

  说的天花烂坠,先生最终也同意了,顺便会带一些弟子去一趟闽城,亲自监督天文台的修建,也希望能够第一时间看到可以看星星的望远镜。

  陈健自然有自己的考虑,航海时代必须要有一座天文台。无论是定向、定时还是别的,都必须有一座天文台作为支撑。

  一旦将来闽城成为海航中心,一座天文台的存在会让这个中心更有价值。

  如今简易的六分仪……或者说是八分仪已经做出来,就算没有还有牵星板之类的东西,纬度的测量那是绝无问题的,只要还在北半球。

  但是经度的测量则极为头疼,只知道纬度不知道经度,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确切位置。

  想要确定经度,只有两种办法。

  要么规定某个天文台所在的位置是零经度,以此分为东西,船上有一台确保和天文台所在位置同时同刻而且时间极为准确的钟表。靠天文台时间和所在位置的时间,来推测出准确的经度,理论上钟表足够准,可以相差几公里。

  要么就是依靠天文学,靠画月相图之类的办法,每年出版一期。假设月亮在空中运行的轨迹是固定的,而天空中的星星位置的变幻也是固定的,那么只要能够画出足够完美的星图、推测出月亮运行的轨道,手里再拿一本航海月相图,抬头看看天推测出此时此刻的天文台时间,来推测经度。

  就现在而言,两种方法都遥遥无期。

  前者需要的钟表,太有创造性,海浪颠簸、热胀冷缩这些问题都要考虑进去,就现在的钟表水平,一天差五分钟那就是大师级水准。四分钟一经度,南北极还好说,就闽城这边的纬度,一天差个几十公里。

  后者需要一个团队天天盯着星星画十年星图,然后完善万有引力定律外加推测月球距离,顺便还需要一个眼睛瞎了照样可以心算微积分的数学大牛水平的人把月球运行写成公式。

  这绝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事,可能需要几代人,但是完全可以提前准备,至少先把星图完成。这种基础科学的投入源于对大航海的需求,但是陈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可以提前做好这种看似毫无意义而且投入巨大的准备。

  没有天文台,就没有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