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彼此的可能(下)_从酋长到球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盾之中,陈健派人去了阿姆斯特丹。

  在定下了日期之后,同样的两场一模一样、对陈健和手下的一些员工来说已经熟悉的如同女人做饭一样的“展销博览会”在两地同时举行。

  消息传播的很快,尼德兰此时又算是个宗教宽容而开放的国家,也是各处哲学家、科学家、无神论者等等教会异端的聚集地。

  还有大量的贵族,使节,商人,以及喜欢热闹的市民。

  这些人只是知道一批新奇的货物来到了这里,但并没有亲眼看到那些此时尚算震撼的场面。

  不需要别的,一个热气球就足以震撼两城的市民和参观的那些贵族。

  飞天是人类的梦想,不只华夏族群会为之癫狂,在这里也是一样。

  但不仅如此。

  漂洋过海的平板玻璃用胶水和木框架黏合在一起,搭建起了一座在此时的欧洲算是顶尖艺术品的玻璃屋。

  如果仅仅从艺术的角度看,这没有什么。但这是第一次用玻璃和木框胶水组合起的一个可以容纳三五人在里面感慨的透明玻璃的房间,处处透出一种华贵而又神秘的气息。

  宽大的镀银玻璃镜摆放在附近,各种类型的哈哈镜一如既往也是吸引人的手段。

  升空的热气球更是将气氛推向了疯狂的顶点,比欧洲早出三年的望远镜更是让许多贵族沉迷那种被拉近的世界。

  以至于当这边的消息传到南边的战场的时候,已经从西班牙返回的斯皮诺拉沉默许久,感慨道:“现在,我看不到他,他却已经可以看到我。”

  这个他,当然是指莫里斯。

  除了这些,可以安放在马车两侧用来夜晚照明的煤油灯、各种利用重心迷惑视觉的小玩具,也都让市民们惊奇不已。

  但是最惊奇的还是照相术,简陋而单调黑白颜色的照片,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热潮,那些比任何画家画的都要写实的街景、人像,无一不彰显着科学改变世界的力量。

  当然,还有船队中早已经准备好的一本《摄影集》,里面的照片都是陈健精心挑选过的,用了最简单的一些注释。

  比如获得第一届摄影艺术奖的那种盼望海船归来的孩子,短短的几个注释的单词就让呆板的黑白照片获得了艺术的味道。

  《摄影集》中最多的,还是陈健故意挑选的几张照片。

  南安矿区如同蛇一样密布的木轨铁路网、上面摆拍的装满了矿石的马拉矿车、闽城最繁华的街区、闽城的那一批改造后的贫民区楼房、中午停靠在码头上为了核算海运保险的船、闽城的沿岸炮台、都城沿海棱堡区的巨大堡垒、都城的国人议事大会建筑群……以及南安运河的那座标志性的、高架运河引水渠。

  没有什么能比照片更为直观的震撼,当这本摄影集一经传播,无数人想要观看一眼。

  人们总是幻想着在遥远的地方有个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