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南洋公学与创刊号(上)_从酋长到球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容,由陈健和那些来自学宫的先生一起,如同化合与分解新教材一样,编写一套详细的有世界观基础的教科,同时设置大量的习题由这些通过考核和选拨进高等中学的年轻人学习,每一旬会空出一天时间专门讲学。

  在高等中学的选拔结束后,按照各自的成绩和侧重点进入到不同的学科中学习。名义上是学习,基本上就是直接进入第一线的研究当中,成为那些大学先生的帮手,完成一系列的有目的的实验或是技术改进。

  只要通过考核进入了高等中学,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少量的补贴。这个钱党产还是出得起的,也是被认为是绝对值得的。

  名义上只要通过了考核,都可以参与进来,但实际上并不那么公平。

  从环球航行之前就开始的基础教育准备,基本上可以确定能够考入高等中学的,大部分都是受墨色思想宣传的、要么就是被墨党控制的开蒙先生和批量培养的自然常识先生们教育出来的年轻人。

  至于十三个学科中唯一直接招生的师范生,只进行类似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数学和理科教学,这些师范生的作用是作为孵化者,为下一批高等中学的理工科人才做准备,不求他们在进入高等中学之前明白太多,但是最起码对世界有个基本的了解、对世界观有个基本的成型。

  这些师范生的招生简单的很,大量的年轻人在之前的蓝翔学堂中就接受过类似的教育,也批量地毕业去当墨党控制的一些学堂之中当自然常识和算术几何的先生,只要选拔其中优秀的炉就行。

  暂时空出的大学学科不招生,但是学科的先生已经准备好,由陈健出面邀请,同时给予足够的薪水和支持,还提供大量的、几乎免费的试验器具和一些试验申请的经费支持反正此时的大部分实验也花不了几个钱,但是效果往往显著。

  实际上很多学科的大学“先生”也是在这三年里进行一个学习的过程,唯独不同的就是没有老师,而是用一些陈健弄出的奇怪的方式进行学习。

  包括实验室的一些定向实验尝试、陈健提出的一些“猜想”的验证、资本出资的一些实用技术研究的带头人等等。

  每年都会进行一次“科学会”的评选,任何被选入“科学会”的人,都可以享受同等的大学先生的待遇,也可以直接前往大学任教。

  这也给了很多年轻人机会,如今论资排辈的意义不大,有陈健在这搅和,以往的论资排辈毫无用处,很可能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有被发现的东西。

  很多方向基本上是空白的,很多学科完全就是十年之内正式出现的,但幸好力学和数学不分家,这个可以找人客串,最基本的力学原理学会之后剩下的就是完善整个体系。

  化学一科稍微简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