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5章 农业问题_1911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掏钱去买,把整个国家卖了都不够!

  “第二个问题就是产量太低了。”李思明接着说,“南方还好种植水稻,一亩好歹有个三四百斤的收成,北方就惨了,种植小麦、谷子,每亩有个一百来斤的收成就很不错了,这点粮食根本就不够吃。”

  袁世凯叹气:“北方干旱,地力在持续耕种了两千多年之后已经差不多耗尽了,农民再怎么精耕细作也很难获得很好的收成,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李思明说:“倒也不是没办法。农作物丰收的因素来来回回无非就水肥、良种、日照这三样。日照这个是没办法,得看老天爷的脸色,但水肥和良种我们是有能力干预的。比如说今年江淮地区大量推广使用化肥,小麦亩产量就创了纪录。”

  经过两年预热宣传之后,江淮地区的老百姓都已经知道化肥是个很好用的东西,只要合理施用,产量是会大大提高的,所以从去年开始,黑衣军在江淮地区大力推广化肥,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欢迎。今年江淮地区施用化肥的小麦达到创纪录的五百万亩,而收成也是创纪录的,除开少数憨逼施用过量,把自家的庄稼给烧死了之外,绝大多数人都获得了丰收,那收成几乎比不用化肥的翻了一倍。

  这恐怖的产量把不少老农民都给吓傻了。

  “兴修水利、推广化肥和农业势在必行,想要获得好收成就得这样干。”李思明说,“我希望你们也在自己的辖区建立一些化肥厂来生产化肥,技术我可以提供给你们……这事必须重视,化肥厂平时可以生产化肥,战时可以生产炸药,非常重要的,马虎不得。”

  一听说化肥厂在战时可以改为生产炸药,孙先生和袁世凯登时就两眼放光。原本他们对化肥也是挺感兴趣的,只是想要办一个大型化肥厂,投入相当惊人,他们望而生畏,但现在听说可以用它来生产炸药……

  那必须得搞啊!搞几个化肥厂出来,自身实力也会大大增强,何乐而不为?

  此时的化肥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英、法、德、俄等国家已经摸索出了工业化生产尿素、磷肥、钾肥等等肥料的技术,只不过都不怎么重视,因为他们的粮食够吃,并没有吃饭方面的压力,对农业增产增收的意愿并不迫切,所以化肥产业发展极为缓慢。但中国不一样,中国历朝历代,农民的吃饭问题都大过天,清朝也不会例外。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还好,那时候是出了名的地多人少,再加上税收也不高,老百姓吃饱饭是没问题的。但到了乾隆中后期,人口飞速膨胀,粮食产量却没有上去,中国人开始饿肚子了。我们的十全老人面对这一严峻的问题,不仅没有想办法去解决,反倒在大力鼓励生育,老百姓也没什么优生优育的观念,既然官府提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