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3章 西征1_1911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思明还给了他们一点好处,那就是在指定期限内到银行兑换的,一两白银可以换取银元一元一角,有便宜可占,老百姓自然很积极,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新发行的银元便与前清发行的银元一起统治了整个市场,使用了上千年的银锭算是被清理出局了。

  北洋政府和南方政府随即跟进,在各自的辖区内发行银元。至于纸币,还得等上几个月。等到老百姓彻底接受了新银元了才能发行纸币,到时候阻力会小很多。

  李思明在北京折腾得惊天动地,他那帮得力干将也不甘示弱,折腾得一个比一个厉害。生命在于折腾,黑衣军全体将士都深知这一道理,所以他们是绝对不会停下来浑浑噩噩的过的,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绝对不会停止折腾。

  收复了唐努乌梁海地区之后,黑衣军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在经过周密的准备后,开始向新疆进军。

  参与此次远征的黑衣军足有六千人。他们先是跟着马家军的向导穿越埋葬了两千多名马家军骑兵的茫茫戈壁滩,返回河套平原,在那里略作休整,补充了一点物资之后便开始西进。他们先是穿越风景如画的河套平原,进入苍凉的河西走廊,一路经过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向着嘉裕关大步前进。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这些地名都是汉武帝亲自取的。武威好理解,汉军威武嘛,张掖则是张大汉双腋之意,拿下河西走廊之后,汉朝算是彻底打开了局面,不必再束手缚脚了。酒泉则是霍去病大胜后与汉军痛饮之处,敦煌的意思则是煌粕盛世,这些地名都是极有深意的。在古代,这条窄长的走廊是中国的生命线,想要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就必须控制住河西走廊;想要阻止青藏高原的山地民族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联手对中原形成夹击之势,也必须控制河西走廊。只要河西走廊在中原王朝手中,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蛮族就翻不了天。

  要是河西走廊丢了……

  那就等死好了。

  两千多年过去了,武威、张掖、酒泉都还好好的,不过敦煌却快要被黄沙给淹没了。蔡锷看着那莽莽黄沙,不禁心生感慨,对马成说:“从大唐崩溃到清军重返西域,都过去了七百年了吧?昔日河西走廊上的军事重镇,都已经变成废墟了。”

  马成说:“希望这座城市不要就这样被黄沙淹没,否则就真的太可惜了。”

  蔡锷点头:“是啊,要是敦煌这座历史名城就这样消失了,可就太可惜了。希望陇海铁路快点修通,铁路修通了,内地移民迁过来,没准能让这座城市重新焕发活力。”

  一座城市的根本始终是人,只有有人,那座城市才算是有活力。西北地区实在太过贫瘠荒凉了,别说甘肃,哪怕是宁夏这等拥有大片肥沃平原、能够种不稻的地方,人口也少得可怜。人都没了,城市自然也不存在了。蔡锷和马成也只能寄望于内地移民过来,让那片快被黄沙淹没了的废墟重新成为城市。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