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文无第一_重生过去,我在人世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手,关上了门。

  见姐姐走开,周秉昆碰了碰身边的周秉义,“哥,我姐怎么了?不就是一首诗么,怎么一下心事重重了?”

  “估计是大家错把她的诗当成了冯化成写的,心里不高兴了。”周秉义也想不出来究竟为了什么,便随口答道。

  “我姐现在是越来越奇怪了,一首诗也能成这样,至于么?再说陆哥和娟子姐都在,当着客人面这样甩脸子,多不好。”

  “秉昆,我们不介意。”陆天接口道。

  “不介意就好,陆天哥,你还是给我讲金庸小说吧。我觉得金庸的小说可比什么诗歌有趣的多。”

  “秉昆,金庸小说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这样吧,我看能不能通过什么渠道,从香港那边搞到几本,送给你。”

  听到陆天说要搞到几本武侠小说,周秉昆眼睛一亮,

  “陆哥,那就太好了。我现在跟着师傅学快板和评书,总觉得段子都太老,要是能借鉴一下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定能写出新段子来。”

  “秉昆,那边的书,现在都是禁书,偷偷看看就行,要是编成段子,就出事了。”陆天低声道。

  周秉昆听了,点了点头,“陆哥,你说的对,看来我想的路暂时走不通。”

  “秉昆,我觉得评书和快板的创作,更多的应该源自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有历史背景,故事又喜闻乐见的段子,才能受到听众欢迎。比如《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传》这些。”

  陆天见周秉昆对曲艺很感兴趣,便把自己所知,八十年代,火爆全中国的一些评书,讲给周秉昆听。

  在陆天看来,自己和郑娟在一起,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周秉昆有些不为人知的亏欠。

  尽管这种亏欠,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故而,在他能做到的前提下,尽其所能,希望周秉昆将来过的更好,路走的更顺。

  听了陆天的话,周秉昆点了点头,“陆哥,还是你说的对。曲艺来源于民间艺术,植根于中华文化,那评书也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素材才对。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教了。”

  “秉昆,找到自己喜欢的事,觉得对,就去做。你哥你姐还是你冬梅姐能力所能及都能去帮你。

  真的有一天,环境不这紧张了,让你姐给你写本子,你去说不是很好?”

  周秉义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哥,你说的对,以后,我就按你说的去做。”周秉昆一脸憨笑道。

  这个晚上,陆天和郑娟呆到很晚才走。

  一番交心之后,陆天深深感受到,周家人的可贵。

  他越来越觉得,自己要为这个家做些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

  ……

  回到家中,郑娟烧上水后,便坐在陆天身边,柔声道:“天哥,你这一路上都没有说话,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陆天拉过郑娟的手,“娟子,也没什么心事。就是觉得,周家人都不错,以后可以多走动些。”

  “嗯,我觉得也是。天哥,你没心事,我现在有难心事了。”

  郑娟摆弄起手指,低下了头。

  “娟子,有什么为难的事么?”陆天问道。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