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分头行动!_滨江警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脆问道:「那谁会来这儿?」

  「不是抛尸的,就是自寻短见的。」「要不要请市局的技术民警来看看?」

  「从这儿抛尸就意味着要背着尸体,体重加上尸体的重量,脚印应该比较深。我给市局技术大队打电话,这边淤泥太深看不见脚印,那边的脚印很明显,先请他们过来帮我们采集下足迹。」

  韩渝掏出手机,一边翻找技术大队的号码,一边又问道:「除了这儿,还有哪儿具备抛尸条件?」

  「如果不考虑用船作为交通工具抛尸的可能性,那附近只有四个地方。」

  「走,带我去看看。」

  「你不是要请技术民警来勘查吗,我先给杨勇打个电话,让他过来等技术大队的人。」

  「行。」

  韩渝联系好技术大队,继续联系丁曙光。正在侦办的是命案,兵贵神速,不能省钱,只能频频拨打手机。

  没想到电话刚拨通,丁曙光就在电话那头急切地问:「韩局,是不是有线索?」

  「暂时没进展。」韩渝定定心神,说道:「丁主任,我刚到江边,正在跟罗局、马大看看几个具备抛尸条件的地方。江边的地形你是知道的,相比从岸上抛尸,用船作为交通工具抛尸更方便。」

  「我们有人在排查附近的小船。」丁曙光回头看看港闸分局的同行,补充道:「港闸分局很帮忙,不但协助我们排查附近的小船,也在帮我们排查附近的前科人员。」

  摸底排队,这是地方同行的老套路。

  只要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在没线索的情况下就组织警力,跟过筛子似的把辖区内的前科人员挨个儿叫过去「过堂」,问问案发时他们在做什么,有没有不在场证明。

  虽然简单粗暴,但事实证明在没其它线索的情况下这一招很奏效,因为很多案件都是前科人员干的。只是社会发展太快,人员流动频繁。特别是城区,外来人口多,人流量大,这一招越来越不好使。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