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五章 没钱难倒英雄汉(一)_滨江警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仔细想想,学弟与其说是地方公安,不如说是港航系统的公安。

  韩向柠正觉得搞笑,韩渝又感叹道:“在别人看来我跟师父当年一样被边缘化了,其实有失必有得,我得到的比失去的多。”

  “你得到什么了?”

  “陵海公安局跟水上分局不一样,我跟罗文江更不一样。你知道在陵海公安局想做中队长有多难么,大师兄做中队长的时候虽然也很年轻,但他是在师父还有余威的时候做上的。”

  韩渝笑了笑,接着道:“他二十七岁做上的中队长,二师兄三十二岁做上的,我二十二岁就做上中队长。如果我不是水警,我是岸上的治安民警,这个中队长怎么也轮不着我。”

  “让你做中队长,又不是给你提副科,至于那么高兴吗?”

  “基层跟你们港监局那样的大单位不一样,县一级公安局跟其他单位也不一样。陵海虽然变成市了,但陵海公安局只是正科级单位,副科就是副局长!百分之九十的民警干到退休也提不了副科,能做上中队长已经很不错了。”

  不得不承认,学弟的话有一定道理。

  丁所做了那么多年派出所长,马上退休了,只是正股。

  章所在公安系统干了几十年,也做过派出所长,马上退休了,一样是正股。

  地方公安局民警多,正科副科的职数少,想提拔太难,王政委要不是调到水上分局,现在估计还是副科。

  韩向柠正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清末状元创建的大生第四纺织厂的钟楼就出现在眼帘里。

  听见波螺响,蹲勒屋里呒心相!

  这是多年前流传的顺口熘,意思是四厂的“波螺”一响就要赶着上班,不能再呆在家里。

  而“波螺”其实是海螺,是陵海人对体型较大的海螺的叫法。

  海螺通过人勐力的吹奏,发出“呜呜”的响声,声波在空旷的江边可以传很远。四厂汽笛的形态、发声方法和发出的声音与海螺有相似之处,因而陵海人称其为波螺。

  曾经的四厂,曾被誉为滨江的楠京路。

  小镇因历经百年的大生第四纺织厂的繁荣而繁荣,正所谓厂兴而镇旺,镇上大部分人家都有人在滨棉四厂工作,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厂里的工资比其他单位的工资要高很多。

  因此,四厂职工家庭的经济条件明显比镇上集体单位职工家庭要好,比附近村民家的条件要好很多。

  据说有一年,厂里甚至从省城招了几百个姑娘。

  每到星期天,镇上商场、小店、大街小巷,到处可见扎着小辫,穿着花裙的江城姑娘,给这个百年老镇带来一股新风。

  四厂最红火时是全国纺织系统的知名大企业,经常有全国各地的纺织厂参观团前来学习取经。

  现在没以前那么火了,护厂河都被填掉了好几段,但没填掉的河依然很宽,只见运输棉花的大小水泥船,靠到厂区的小码头,一方方棉花包,经过码头传送带运上岸。

  雄伟的钟楼是四厂的标志,也是四厂镇的标志性建筑。

  据说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厂里的两派都要抢占钟楼。

  钟楼底下是庄严的厂门,厂门前的大石桥,本地人习惯叫大门桥,坚固宽阔。

  一到晚上,大门桥附近是四厂灯光最亮的地方。

  孩子们喜欢跑到桥上玩,追来打去。跑过桥,门卫就会来驱赶,生怕小孩闹进厂门。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