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二章 团结的良庄人_滨江警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酒,接着道:“改编之后一切全靠自己,刚来那会儿可没现在这么多活可以干,只会苦拼没用,我们要走进市场,四处去争取工程。以前的军官变成了经理,要四处奔波揽活儿,小到装电表、修厕所,各种脏活累活,只要给钱都干。”

  钱大姐苦笑着补充道:“有些战友为了养家湖口,甚至跑去车站兼职拉客拉行李,去殡仪馆帮着抬尸体!”

  他们以前是基建工程部队,突然间变成了建筑企业,不再吃皇粮,一切全靠自己,想想是挺不容易。

  韩渝反应过来,不禁心生敬意。

  李总不知道小老乡在想什么,又看了看良庄建筑站特区项目部的刘经理,感慨地说:“好不容易完成了身份的转变,走进了市场,也找到活儿干,可更大的考验也来了。

  我们干得了粗活,却干不了细活。挖坑、打地基这类卖力气的活儿,我们工程兵干得认真到位,但像凹个弧形的玻璃造型之类的细活干不来。

  职工队伍结构要调整,技术型人才的比例要增加。公司领导跑遍全国高校,去招懂技术、有知识的人才。同时鼓励职工参加电工、木工等培训。

  可远水解不了近渴,我就想到了老家建筑站,赶紧给卢书记打电话。卢书记得知我这边急需工程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当即让汪总组织工程技术力量来帮忙。”

  刘经理举着酒杯笑道:“我就是第一批来的,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都过来十一年了。”

  搞民用建筑,良庄建筑站肯定比基建工程部队改编的建筑企业专业。

  卢书记在帮李总的同时,也帮良庄建筑站打开了特区的建筑市场。

  由于资质和资金实力的关系,良庄建筑站虽然在特区没有总承包的工程,但有十几个分包工程。

  许多工地,尤其深正建筑公司的项目工地,都有良庄建筑站的施工队。

  八百多个良庄人在这儿干活,这边的工资又比较高,干建筑虽然很辛苦,但一年下来的收入不会低于一万。

  这就相当于造就了八百多个万元户,惠及八百多个家庭!

  丁湖一样有建筑站,并且一样挂靠在滨江七建下面,但在外地没几个工程,上次跟老丈人回思岗时听村里人说,好多瓦工、木工、水电工都在良庄建筑站干。

  韩渝正暗暗感慨一个乡有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书记是多么地重要,李总好奇地问:“小韩,听说县里要把我们良庄并入丁湖,我们平时很少回去,你跟你岳父经常回老家,有没有听说过,到底有没有这事?”

  “听说过一些,好像有这事。”

  “丁湖一塌湖涂,我们良庄怎么能并入丁湖!”

  “有卢书记在,应该不会这么快撤并。”

  想到春节在良庄吃饭时听到的那些议论,韩渝接着道:“良庄没派出所,思岗公安局去年打算让丁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