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五章 嵩山见佛,佛在心里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骏又问。

  佾修略微沉思片刻,回答道:“因我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你们亲民!”

  “亲民?”

  “不错。”

  赵骏笑道:“其它宗门往往走的上层路线,依附权贵,自己不事生产,只为权贵提供服务。而禅宗向来都是不畏生产,不依靠豪华奢侈的殿堂、经像、法物,甚至许多开山祖师都亲自下地干活,故禅门中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佳言流传。”

  “且自萧衍及武则天后,禅宗陆续增加了慈幼、养老、治病、歇脚等亲民义务,与民众友善,这是朝廷赞扬的举动。因而禅宗能够在唐武宗灭佛之后,能够得到迅速发展。”

  他说道:“简单来说,就是禅宗的教义和走的路线是民众路线,让天下百姓接受你们的教义和思想,从而让你们脱颖而出。”

  佾修有些话和词义没听懂,但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细细琢磨赵骏的话,一时竟有些惊为天人,看向赵骏上下打量片刻,最后感慨地说道:“知院已明心见性矣。”

  “只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罢了。”

  赵骏笑了笑。

  佾修的态度愈发恭敬起来,说道:“知院佛缘深厚,令老衲惭愧,与知院相比,老衲这佛法修得远远不如。”

  “大师傅过谦了,你的佛法很是高深。”

  赵骏又问:“不过大师傅知道为何我今天会站在这里与论说这些吗?”

  佾修沉默片刻,低声说道:“还请知院相告。”

  “因为我见不得你们拥有这么多田土,却不纳贡赋。见不得你们有这么多青壮,却不为劳役。见不得你们享受世人的香火供奉,却只是在寺中参禅念经。”

  赵骏淡淡地说道。

  可这每一句话,都让佾修浑身一战,最后竟有些颤抖起来。

  老者再也不是原先那种古井无波的表情,唐武宗灭佛历历在目,纵使是出家人,面对世俗朝廷的力量,亦是难以抗衡。

  “好了,你也别太担心。”

  赵骏抬起头说道:“自古以来,有朝廷崇佛抑道,又有朝廷毁佛扬道,我大宋是公平的,一碗水端平,不会限制宗教的发展,自然也不会行灭佛灭道之事。”

  佾修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轻声说道:“知院慈悲!”

  “但若想要朝廷真正支持佛教、道家的发展,我觉得佛道的做法,都需要有一定的改变。”

  “请知院解惑。”

  “很简单。”

  赵骏双手背负在身后,长袍在风中飘荡,严肃说道:“不管是佛道,都必须弘扬正义和善良,不可从事任何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也不能够过于宣扬鬼神之说,以此恫吓百姓。”

  “真正的佛道应该修心,修的是明心见性,修的是智慧,是对天地万物道理的总结,而不是用鬼神之说迷信百姓,甚至为达自己的目的而欺骗百姓。”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