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3章 朱高炽的无奈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3章朱高炽的无奈

  大明浙江行省总人口达到两千六百余万,如果应天府除去京城人口的话,那么浙江行省的总人口是大明的第一省份。

  两千六百万的人口,代表了这片地区巨大的消费市场。

  高度的农业和经济环境,已经与历史上的发展一样,仍然是大明的赋税重地,超过了许多省份的之和,整个西部七省的税赋,也不如五分之一个浙江行省。

  犹如巨大的无底洞,在朝廷努力把人口外迁的同时,浙江行省又在无止境的吸入周边人口,与之相对的是江西行省,数十年来,人口从九百万只增长到了一千二百多万。

  随着朱瞻基巡视的人员来自于很多的部门,其中也有调研司。

  “工业化的环境,工作时常的变化,对已婚的妇女其实非常的不利,一方面是家庭孩子的增加,一方面是家庭经济的压力,迫使许多的孩子无法顺利的读书,很早就加入了工厂。”

  “虽然太子殿下很早就制定了许多的方案,但是目前看起来并无法兼顾全面,随着大明工局进入发展瓶颈,与之相对的民间商行发展迅速,最穷的家庭喜欢把孩子送去外面工作,已经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最小年龄孩子的出生,意味着大孩子必须出去工作,即使收入很高的家庭也渴望让孩子出去工作,煤矿行业没有归入大明工局,而矿工行业的工钱高,矿工家庭的孩子们可以在矿上挣很多的钱。”

  “根据调研,当地矿区的采煤工每月可以挣一元八角钱,而他十二岁的儿子,去矿场当拖煤工,每月可以挣差不多一元三角钱,两父子都在本地的矿场工作,母亲在家里照顾四个更小的弟弟妹妹。”

  “当地官府并不能阻止,因为不用他们的孩子,矿场主手下的矿工们会非常的不满,非常的生气,会认为矿场主不讲情面,所以为了安抚手下的矿工们,矿场主也需要更多的人力,所以矿区有许多十几岁的少年,主要来自矿工家庭。”

  “甚至有十岁以下的儿童,为了顺利加入工厂,他们的父母为让他们说谎夸大自己的年龄,矿场主和当地的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阻碍孩子们加入工作和挣钱,在当地的社会舆论与当事人的心里是不道德的。”

  宁波府。

  鄞县。

  万通制衣厂。

  工人们把裁剪好的布片摆好,然后左手转着手柄,右手固定两片布料,裁衣机器的针头上下工作,新工艺的制作方法,对工人们的要求不低。

  他们要懂得如何操作机器,以及更多的手法,但是制衣厂的工钱不低,为了弥补技术工人的欠缺,制衣厂招收大量的学徒。

  合格的裁衣工人每个月高达一元七角钱,学徒每个月一元钱。

  每户不到十亩的传统农业环境,低廉的粮食价格,让农民们无法靠着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