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二十八章 农业产业化道路_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年的重大项目一个一个落地,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一环。

  一条条公路从无到有,连接高速、省道,加上原本具备的铁路,燚城的交通越来越便利,可以说是四通八达,具备了打造现代物流中心的基础条件。

  要想富,先修路,不是一句空话。

  交通设施搞上去,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先决条件。

  有了路,就需要有东西。

  除了煤矿这样的传统资源,还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以及特色农业。

  从3月开始,梁江涛就到各个乡镇调研,考察特色农业。

  他坚定认为,未来的农业发展,一定要走产业化道路。

  农业产业化,最早由汉东省潍坊提出。

  那是1992年,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

  但是在汉西,还处于初步阶段。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本地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发展主导产业产品,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它实质上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农业科技,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燚城属于中部地区,土地资源比较肥沃,灌溉也具备有利条件,总体上是发展农业的优势地区。

  但由于燚城经济和观念都比较落后,过去基本以普通种植业为主,没什么产业附加值。

  同时,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不对称、产销分散化,与市场化、国际化、流通化的大环境极不适应。

  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

  2004,燚城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290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2004年末,贫困人口超过十八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绝对贫困人口11000余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点八。

  这个数字虽然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持平,但在梁江涛眼里显得非常刺眼。

  他自幼在贫寒人家长大,跟农村有紧密的联系,对农民的生活不陌生,也很有感情。

  现在手里有了权力,心里对农民放心不下,总想着给农民多做一些事,改善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这不仅是梁江涛的夙愿,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可现在呢,他们辛辛苦苦种一年地,仅够一家人基本生活开销。

  漫说孩子的学费、书费没有着落。

  抵抗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

  一旦生病,那几乎就意味着倾家荡产。

  更多的农民,尤其是老人,往往选择更加极端的方式,减轻家人的负担。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剧。

  长叹息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但要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仅靠发钱是不行的。

  这不符合华夏的国情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