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回 阅兵(六)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回阅兵(六)

  谈话终于转到帝制上,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一个不慎有可能粉身碎骨,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不是某个人一厢情愿就可以做到的,就算是皇帝也一样。

  王景弘:“从历史上看,每次帝位的继承差不多都是一场腥风血雨,严重的甚至会动摇国家的根本,比如秦帝国,一个二世上位,直接导致秦帝国的轰然坍塌,虽然秦帝国的坍塌有其根本的原因,但皇位的更替加速了秦帝国的坍塌是不争的事实。

  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我想皇上比我更清楚,我就不一一说了,为什么皇位的更替如此腥风血雨呢,我认为是皇权,以及依附在皇权上的各方面利益集团,没有人愿意失去这些利益,参与皇位竞争的各位王子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与那些利益集团紧紧捆绑在一起,身不由己,包括皇上自己也是如此,在考虑方方面面因素的情况下,同样难于定夺。”

  听到这里,朱棣频频点头,认可王景弘的分析。

  王景弘继续道:“这只是一个方面,已经足够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还有一个更加致命的因素,那就是开国的皇帝足够优秀,他的后代也许能够出一两个同样优秀的人才,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的后代都趋于平庸,与平民有所区别也不过是身上的光环而已。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皇帝是从家族里指定的,又或者通过这样那样的手段得到的,始终都是在家族内部产生,而政府官员却是通过全国人民中选拔,经过长年累月的考验上来的,基本上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他们的能力胜过绝大部分的皇帝,一个平庸的人领导一群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咖,其结果只能是两个,一个是皇帝被边缘化,处于橡皮图章(橡胶还没有引进,王景弘又跑火车了)的地位,另一个是利用这些大咖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倾轧,自己作为这种动荡局面的平衡点,战战兢兢的维持着社会的停滞不前,从历史上看,后一种情况居多,整个社会的资源,从人才到财富全部消耗在这种无休无止的倾轧中,令人痛心。”

  这段话相当诛心,说到了根本,以前真正的读书人不是太多,也许只有十万八万,这种现象不至于太过明显,而现在是普及教育,将皇族放到正规学校里,这些皇子皇孙能够站到中间位置已经算是祖坟冒烟了,想通过考试出人头地,恐怕比后世中大乐透大奖还难。

  这席话直击朱棣的心坎,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担忧被王景弘无情的挑起,脸上是一阵红一阵白,可见心情之复杂难于对他人道,朱棣知道,自己在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众子女中,并不是最优秀的,当年就被太子朱标压得死死的,要不是朱标早死,那里轮得到自己登上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