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回 人心所向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是当地的原住民绝大部分自愿加入,二是得到明帝国内阁政府的批准。”

  首领:“第一个条件问题不大,那些老百姓在私下流露出了这个意愿,而明帝国内阁政府的批准会不会很难?”

  张立:“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像高丽想加入我们明帝国就被内阁政府拒绝,因为他们不单纯,而关岛吗,你们善良,你们淳朴,你们与世无争,你们爱好和平,我想不出内阁政府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循循诱导,慢慢指引,听得指挥部其他成员在背后竖起中指:副指挥使好耶,将王督的忽悠术学了个百分百,把人卖了还要帮着数钱,牛!

  土王回到各自的部落只是问了一句:“你们愿意加入明帝国吗?”,立即得到山呼海啸的回应:“愿意,太愿意了。”

  土王心里是一阵阵的麻麻批:丫的,我都还没有将原因和条件说出来,你们这帮孙子就全答应了,是不是我不同意就要把我扔进大海喂鱼?

  还真是这样,土王要是不同意,这些民众分分钟会实现土王的猜想,加入明帝国,土王还算个鸟!

  这些原住民就是这样淳朴,就是这么的实在,刚刚表示愿意,马上以明帝国公民自居,见到华夏人开口就是“兄弟姐妹”称呼,真不把自己当外人。

  这么大的事,这么好的事,庆祝是必须的,不管舰队官兵怎么解释他们都不听,什么要等明帝国内阁政府的批准,开玩笑,我们已经是明帝国的公民了,爱批不批的,谁在乎呢,这种一厢情愿真的令人无语,除了摇头苦笑,剩下还是摇头苦笑。

  这种情形下,王景弘只得一面组建临时政府机构,一面将情况反映给内阁,在对原住民进行简单普法教育的同时,对岛上的人口进行全面的普查。

  从登岛的第一天开始,各路专家不遗余力的勘察岛上的资源,经过一个星期的不懈努力,对岛上的各类资源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通过数学模型的推演,专家们一致认为,关岛的自然资源相当匮乏,劳动力有限,建议临时政府在规划时,将重点放在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上,有限的土地只种植水果,不建议进行粮食生产和工业生产。

  这个建议很中肯,同时切合关岛实际,当然,军事基地的建设必不可少,这是参谋总部的事,属于国家战略层面的决策,事关国土安全问题,不属于他们的职权范围之内。

  现在最忙的是商团,基础建设,城市建设,居民住宅建设,港口建设,千头万绪,不知如何着手。

  设计没有问题,与临时政府的合同也签了,商团突然发现材料不够,人力更是无从谈起,想在当地招工被王景弘一口拒绝:“不行,这些刚刚认识两个大字的原住民远远没有达到用工要求,扫盲,培训是他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只有合格才能参加工作。”

  在非洲,在中东可以,在关岛不行,这里的原住民太过原始,连原始社会都还没有进入,以其在工作中搞成一锅粥,还不如国家出钱培训,就当买岛的付出,怎么看都是赚了,不就是三万多人吗,小事一件。

  没办法之下,商团只好紧急从国内调集物资和工人。

  日用品的生产不批,但海产品的加工,保鲜工厂可以有,各类维修厂也可以有,一家远洋渔业公司获得了建厂的权力,兴奋得跳了起来,他们是远征中一直有收获的公司,前期收获的鱼类只能在船上处理,效率低下,大部分做成咸鱼,实在是浪费,有了加工保鲜工厂,收益肯定翻番,想不笑都难。

  这里的景象与各海外省大相径庭,整个岛上是莺歌燕舞一片祥和,人们优哉游哉,到处是朗朗读书声,还有就是满脸黑线的老师,以及百无聊赖的商人。

  老师是恨铁不成钢,商人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施工队和建筑材料的到来。

  而明帝国内阁同样头疼,到处在建设,海外省一个接一个,人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难啊......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